知识库
目录:
中文版序
致 谢
第一章 雄心勃勃,忧心忡忡:在美国的中国本科生
第二章 小别离:留学成为中国城市新的教育福音
第三章 “从哈喽到哈佛”:通往美国高等教育之路
第四章 中美教育体系探索与比较
第五章 保护性隔离:中国学生自己玩
第六章 大学的专业选择、理由和困境
第七章 三思而后言:课堂参与的真正难题?
第八章 留学生的变化与反思
第九章 留下还是回国:这是一个问题
第十章 关于中国本科生,美国高等教育需要知道的事
附 录 研究采取的方法
注 释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一部聚焦新一代赴美中国留学生的教育社会学著作,以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未衰的“留美热”为背景,深入剖析了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代际变迁。与早期公费留学的精英群体不同,新一代留学生多来自中产阶级家庭,自费赴美攻读本科的经历既承载着他们借助国际化教育实现阶层跃升的雄心,也折射出中美教育体制差异带来的文化焦虑。作者马颖毅教授历时7年,跨越中美两国50余所高校及9所中国高中,通过507份调研样本与108位亲历者的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社会学方法,首次系统呈现了90后、00后留学生群体的教育轨迹、家庭背景、文化适应困境及职业规划选择。该研究不仅以扎实的一手资料填补了留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更通过揭示留学生群体的多元面貌,打破了公众对“留学生皆属富裕阶层”或“赴美留学必然最优”的单一认知,为理解全球化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选择与身份认同提供了兼具实证厚度与人文关怀的观察视角。
目录:
序一: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梦
序二:变革时代与崛起之梦
序三:罗凯和他的“软实力”理论
部分 这是一个需要“软实力”的时代
章 无处不在的软实力——成功新定义
仅靠硬实力就可以了吗?
软实力:从国家大战略到个人大发展
软实力〉硬实力:知识经济时代造就的产物
新时代的竞争:无处不在的软实力
第二章 从局部竞争到国际竞争——留学软实力的价值
近代留学史与中国梦
当代出国留学——美好愿景与残酷现实
留学——多少不幸假汝名而行
内容简介
《留学软实力》汇聚了来自哈佛、复旦等世界名校教育学者对中国学生留学准备与申请的建议,站在校方的视角将美国教育改革以及未来名校招生的趋势进行深度分析,并结合研究实践与教育案例,对于有志于申请国际高等教育的同学,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目录:
前 言
章 美国高校排名
“排名”的问题
理论框架:你该如何择校?
各种美国高校排名
我的美国高校本科教育水平排名(Top 9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术传统
美国高校的发展历程
学术自由与终身职位
中美高校的师资情况
美国高校的教师职位体系
学生与教授的沟通
时间与准时性
内容简介:
《留学美国之路 你的思维比分数重要》直面当下中国留学生群体在美求学的深层困境。近年来,伴随“留美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中国学子在跨入美国高校后陷入适应危机:从学术高压下的焦虑迷茫到文化隔阂中的社交孤立,甚至因无法满足竞争性课程要求而面临退学风险——数据显示,仅2014年便有约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美国高校劝退。《华尔街日报》尖锐指出,录取通知书远非成功保障,中美教育模式鸿沟才是关键挑战。
本书作者作为迈阿密大学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及富布赖特高级专家奖获得者,以多年执教经验与跨文化视角,直击问题核心:中国学生往往以“高考思维”应对美国教育,过度依赖理论知识记忆,却忽视批判性思维、综合评估与主动实践的能力培养。书中通过真实案例与策略解析,破除“高分即万能”的认知误区,系统重构留美学术生存法则——从课堂讨论、论文写作到跨文化协作,揭示美国精英教育中“如何思考”比“如何得分”更重要的底层逻辑。
这不仅是一本留学工具书,更是一场教育认知的革新指南。它为即将或正在留美的学子提供从思维转型到行动落地的完整方案,助力其在强调创新、表达与多元能力的学术环境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从“中国考生”到“全球学习者”的蜕变。
目录:
非起点的开始
2003夏:不安而快乐的季节
SARS和《猫》
陌生的温哥华
TUPPER中学
男孩女孩俱乐部
夏令营与学车指南
2003秋:我的学校和老师们
排课
预言家德克森和老ESL伍德伍兹
戏剧课和职业计划CAPP
约翰斯顿和陈
内容简介:
《留学这件事》以杭州中学生真实的海外成长轨迹为棱镜,折射中西教育碰撞下的深层启示。本书通过一对父子双重视角的对话——儿子以亲历者身份记录加拿大三年留学中从被动应试到主动探索的蜕变,父亲则以教育观察者视角剖析其背后机制——展现了一场跨越文化藩篱的成长实验。当兴趣导向取代分数焦虑,当社区服务、团队协作、批判性表达成为必修课,主人公不仅斩获加拿大TOP3大学录取,更在公民意识、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中重塑人格内核。
这既是一部浸润汗泪的留学生存实录,解析选课策略、文化适应等实操难题;更是一份穿透教育本质的思辨录,通过父子两代人的观念碰撞,揭示标准化教育体系难以培育的软实力如何成为终身竞争力。书中鲜活呈现的演讲台蜕变、社区服务觉醒等场景,不仅为留学家庭提供镜鉴,更叩问所有教育参与者:当我们谈论成才时,是否遗失了比知识积累更重要的生命维度?
目录
第一章成 长
第二章005 · 丁 丁
第三章013 · “他们的忧愁不是忧愁”
第四章026 · 虚幻与真实(上)
第五章038 · 虚幻与真实(下)
第六章049 · 洋插队
第七章第二章 融 入
第八章065 · 窗前的升旗手
第九章072 · 我在美国的三个贵人
第十章085 · 美国化与世界化
第十一章096 · 海报设计师
第十二章第三章 城 乡
第十三章115 · “纽约是我的家”
内容简介
《新留学青年》撕掉"精英滤镜",以非虚构笔触全景式呈现留学浪潮下的真实生存图景。当"出去很容易"成为时代注脚,本书叩问更本质的命题:你准备好与世界交手了吗?
第十四章通过数十位新生代留学生的口述实录,作品记录的不只是课堂内外的文化碰撞,更是深夜图书馆的焦虑、租房合同里的陷阱、跨文化交友中的身份迷失——那些留学指南从不书写的"暗礁区"。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评价其"如鱼吞水冷暖自知"的叙事,恰是对"留学成功学"最有力的解构。俞敏洪力荐此书为"留学家庭的启示录",因其不仅展现英美澳加多国求学实况,更剖解Z世代在异乡重构自我的心理历程:从绩点焦虑到身份认同危机,从"小镇做题家"到世界公民的蜕变阵痛。作为多家留学机构的参考用书,这部当代留学浮世绘既是为准留学生准备的"生存预演",亦是给社会的情感提案——当海归神话褪色后,我们该如何理解那代在文化夹缝中野蛮生长的年轻人?书中没有镀金的答案,只有128个真实瞬间织就的启示:留学真正的价值,或许就藏在那些狼狈却鲜活的成长褶皱里。
目 录
第一章 为什么去英国留学 1
节 脱欧大背景下的英国留学 2
英国难道开始闭关锁国了吗 2
用数据说话,国际学生依然重要 4
脱欧是如何“倒逼”英国院校求上进的 4
第二节 留学、工作环境、历史、文化 6
英国,一个去了就想留下来的国家 6
一直依赖于国际人才的英国经济 8
国际化程度高低与英国高校口碑 9
脱欧覆水难收,高校拼命挽回 9
第三节 签证留学方面的政策变化 10
放宽国际学生签证 11
Tier 2工作签证配额将优先考虑留学生 11
学生签证流程简化,材料可直接带回家 12
英国签证费用全面上涨 13
Tier 4签证到期时间距离新课程开课时间中间必须少于28天 14
第二章 初识英国教育体系 17
(详见内容)
内容简介
《留学英国全攻略》是一本融合十年行业洞察与政策前瞻的权威指南,以脱欧后英国教育生态为坐标,为留学家庭提供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景式解决方案。编者凭借深耕英国留学领域十余载的积淀,携牛津、剑桥等顶尖学府精英导师团队,结合超千例真实申请案例与在英学子生存实录,打造出这本兼具政策敏感度与实践穿透力的工具书。
书中以三大维度重构留学认知:
系统解码——从择校逻辑、文书策略到签证新政,拆解全流程22个关键节点,附赠独家时间管理矩阵图;
生存图谱——透过租房纠纷、文化休克、求职陷阱等50+真实场景,还原伦敦地铁早高峰般真实的留学生态;
未来预演——深度剖析PSW签证改革趋势,对比分析留英就业、归国发展、全球深造三大路径的得失曲线。
不同于传统留学手册的碎片化信息,本书创新采用"政策解读+方法论框架+真人实证"三维架构,既收录G5名校招生官的内部评估标准,又呈现普通留学生的厨房社交智慧。当98页的英国海关申报单不再令人焦虑,当曼彻斯特的雨季成为成长注脚,这本书将成为每个留学家庭化繁为简的决策罗盘——毕竟,真正的留学规划,始于认清迷雾中的每块路标。
目录
留学理想之地
理想篇
加拿大各省概况
评估篇
教育篇
选择篇
语言篇
申请篇
资助篇
准备篇
生活篇
安全篇
学习篇
工作篇
内容简介:
枫华学子文化中心是在加拿大注册的文化教育非营利服务机构,在加拿大联邦政府、中国*和中国驻加使领馆的大力支持下,中心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走遍加拿大,直接从校方获取全新的手资料,将加拿大所有公立大学及公立专科以上院校(法语学校除外)的资料整理分类,并搜集详尽的大学排名及热门学系资料,辅以客观的分析及建议,并配合专业摄影师在学校实地拍摄精美校园图片。每个学校独立成篇,包括学校综述、校园校址、学生结构、师资状况、入学要求、入学申请、学费标准以及联系方式,并详述加国教育制度、学校与专业选择、留学申请程序、出国前准备、财务安排、住宿生活费用、医疗保险以及安全须知。让莘莘学子能在留学路中得到明灯指引,使他们一书在手,凭准确资讯做出正确选择。
目录:
引言:历史深处的回眸//001
章 与安娜堡相逢在秋季
壹 午后的图书馆//006
贰 新生欢迎周//009
叁 每个同学都带着夺目的光环//011
肆 学术泰斗的选课咨询//015
伍 节是公益课//018
特别提示:入学前的准备工作//021
第二章 融入法学院生活
壹 像超市购物般选课//024
贰 宪法课的全新体验//027
叁 法学院的建筑和文化//036
肆 酒吧里的课后交流//043
伍 像律师一样思考//050
内容简介:
《留美手记:在文化褶皱里生长》不只是一本留学攻略,更是一部镌刻着文化体温的成长备忘录。作者以“80后”中国留学生的双重视角——既是哥伦比亚大学课堂里执笔疾书的硕士生,又是纽约地铁上观察人间烟火的异乡客——将留学解构为一场立体多维的生命实验。
书中既有哥大图书馆通宵赶论文的学术生存法则,也有布鲁克林街头与流浪艺术家对话的文化震颤;既剖析OPT签证政策变更对职业规划的冲击,也记录中餐馆打工时听得的移民故事暗涌。当“攻略”与“故事”交织,实用指南便有了人文肌理:从跨文化交友中的身份重构,到学术高压下的自我疗愈,每一页都在回答“留学生究竟在经历什么”。
作者以手术刀般的细腻笔触,切开“旅美华人”标签下的爱与痛:既有曼哈顿晚宴上红酒与乡愁的碰撞,也有绿卡焦虑中三代移民的悲欢启示录。这部融合个人叙事与社会观察的作品,最终指向更普世的追问:当我们在异国重新学习微笑、争吵甚至沉默时,是否也在重塑对故土与自我的认知?
随书附赠的30页《文化休克自救指南》,将五年留美经验凝练为可复制的行动框架,让这本书既成为留学家庭的“情感预案”,亦是所有跨越边界的成长者的精神共谋。
目录:
留学梦:冲动?还是走投无路?/1
英国的古老大学什么样?/6
留学节课,中国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多Low/9
中国留学生“绝地反击”:英语“硬着陆”/12
迟交作业是中国留学生的常态/15
留学作息时间表/19
留学英国,学位和爱情能两全吗?/23
留学实践的时机:传统套路与旁门左道/28
中国留学生不怕考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31
中国留学生的两极分化:“学霸”与“学渣”/34
影响我十年的恐怖预言/37
时刻:英国high的毕业典礼/40
莎士比亚为我们预言了留学的轨迹/46
中国教育怪圈:高考“准状元”的反思/50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凝结多年英伦沉淀的跨文化生存启示录。作者赵刚——兼具英国大学驻华代表与资深文化观察者双重身份——以刀锋般的洞察力剖开“绅士国度”的隐秘肌理。本书打破传统留学指南的扁平叙事,以“时间切片”重构英伦成长全周期:从行前准备时跨越中英教育理念的认知鸿沟,到康河畔解码牛津剑桥的学术基因;从苏格兰高地的社交礼仪暗战,到伦敦金融城职场晋升的隐形规则,每一步都交织着实用攻略与文化解码的双重叙事。
书中独创“文化显微镜”写作范式:既有申请文书里隐藏的帝国审美密码分析,也有超市账单折射的英式消费哲学;既收录帝国理工学院导师亲授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法,也揭秘英国房东口头禅背后的阶层隐喻。作为Kaplan官方认证的留学定制读物,书中更嵌入线上讲座独家资源,扫码即可获取LSE校友面试实录音频、曼彻斯特租房避坑地图等数字资产。
当封面烫金的伦敦地铁纹路掠过指尖,读者开启的不仅是一场英伦求学指南的阅读,更是一次文化身份的觉醒实验——在这里,读懂红砖大学录取逻辑只是起点,真正重要的是在下午茶礼仪与脱欧思潮的碰撞中,习得在全球化裂变里安顿自我的生存智慧。
目录:
Chapter 1出发篇
Unit 1 飞越大洋登彼岸
Unit 2 留学住宿大比拼
Chapter 2校园生活篇
Unit 3 说说看病的那些事
Unit 4 你的抱怨也会有人帮你解决
Unit 5 令人羡慕的学生权利
Unit 6 尽享派对生活
Chapter 3课程篇
Unit 7 多姿多彩的本科课程
Unit 8 含金量的研究生课程
Unit 9 选专业原来如此方便
Unit 10 同等重要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Unit 11 顺利通过令人紧张的考试
内容简介
《胸有成竹去留学·澳洲留学前程无忧》由拥有丰富澳 洲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团队编写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内容 丰富、语境真实的澳洲留学和生活知识手册。本书为那些有 意赴澳留学的读者提供真实的留学生活场景、丰富的文化背 景知识、实用的留学生活攻略以及适切的口语表达等,从而 帮助读者拓宽视野、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求。
目录:
前 言 III
第一章 迎接未来挑战,海外留学是远见投资
第一节 留学目标更为理性,留学选择更为多元 015
第二节 留学需求变化明显,规划意识明显提高 021
第三节 研究生留学需求持续增长,专业选择更为务实 037
第四节 学业压力与实习难度并存 041
第五节 学成归国与海外求职的两难选择 052
第二章 低龄求学选择多,英美加澳最受青睐
第一节 英国私立中学是精英制教学的典范 067
第二节 美国私立高中彰显“扬长式”教育 075
第三节 加拿大中学秉承严谨务实的教学风格 082
第四节 澳大利亚中学尊重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090
第三章 本科留学依旧强劲,英国与美国颇具吸引力
第一节 英美教育体系对国际课程体系的选择偏好 096
内容简介
全球化、大视野、全方位的留学申请规划方案与留学家庭服务指南。
本书在持续追踪行业动态、把握留学动向的基础上,全面地对学申请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目前的留学趋势给出了实用的指导建议。本书一方面基于近六干份调研样本对留学趋势变化进行了专业的分析,另一方面分“低龄求学、本科留学、研究生留学”三个不同学习阶段,对留学申请涉及的考试、文书、择校等准备工作做了详尽的分析,解读了热门专业,总结了留学生更好适应海外校园生活的要点,并针对留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规划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为一本留学规划指南,本书有来自美国“藤校”教师的第一手资料,2024版新增了留学家庭与学子颇为关注的“名校录取问题,通过“藤校”一线教学老师对各校招生风格、招生理念寻找的学生画像的分析,形成了一份独特的集锦,这也是目前同类书籍中未曾有过的内容。
同时,在当下全球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为了满足广大留学生的需求,2024版特别增加了热门专业的分析与定位、申请逻辑,以及各专业留学生的职业规划。
本书对留学过程中的新趋势、新现象做出了专业的解读,以帮助留学家庭更好地解决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从各个侧面洞悉留学发展趋势,走近留学准备过程,做好留学规划。
目录
第一章面试须知
第二章节 一位副教授谈面试
第三章第二节 面试前的准备
第四章第三节 面试的形式及其评价标准
第五章第二章 面试的关键及回答方法
第六章节 面试中经常问的问题
第七章第二节 基本问题部分及其回答方法
第八章第三节 个人情况问题的回答方法
第九章第四节 同所学专业相关的问题
第十章第三章 研究生院的面试
第十一章节 给报考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的考生们
第十二章第二节 研究生院的面试
第十三章第三节 提交给研究生院的材料实例
(剩余目录详见内容)
内容简介:
在这本《日本留学面试全攻略》增补版中,分别对各志愿有关的题目,按领域进行了分类,例如有关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老龄化问题对策、信息化社会问题等)以及克隆技术、环保型汽车的研发等领域。请各位首先通过按领域学习专业用语,理顺基础知识,然后再进行实际回答个例的学习。在面试时,会要求你说出自己的主张,回答那个问题你怎样看?应该怎样解决等。一个提问和回答会使话题不断扩大和深入,因此重要的不是事先做出答案死记硬背,而是要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最终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特别是报考国立和较难考的私立的考生,不要忘记以此书作为入门指导,事先阅读与报考学院有关的报道。
第一章:留学修炼 2
!我的修炼开始啦 2
我的同学果然没有那么简单(上) 5
我的同学果然没有那么简单(下) 7
宿舍第一天,万万没想到(上) 9
宿舍第一天,万万没想到(下) 11
第二章 得州所闻 13
这个得州不产扒鸡(上) 13
这个得州不产扒鸡(下) 15
撒谎or诚实,这是个问题 17
烤棉花糖·这件事有毒(上) 20
烤棉花糖?这件事有毒(下) 22
莫作弊,作弊被雷劈(上) 25
莫作弊,作弊被雷劈(下) 27
(剩余目录详见内容)
内容简介:
《留学修炼手册:求学美国,有些雷区不用踩》是18岁美少女作家紫珊以亲身经历撰写的暖心成长指南。16岁独闯美国高中,17岁明确人生方向,这位年轻的"过来人"用细腻笔触为留学生解答最棘手的困惑:如何跨越文化隔阂?怎样融入异国社交圈?冲突发生时如何智慧化解?从机场告别到宿舍生活的忐忑,从选课分班的迷茫到跨国友谊的建立,作者以"上海小囡"视角记录跌跌撞撞的蜕变历程。
书中既有初到异乡的生动故事——面对全英文授课的慌乱、万圣节派对的社交初体验、与室友的文化碰撞;更提炼出可复制的实用策略:快速适应环境的"三步观察法"、结交国际朋友的破冰技巧、化解矛盾的沟通模板。通过30+真实案例,作者将留学生必经的孤独感、文化冲击转化为成长养分,既提供心理调适的温暖陪伴,又给出落地实操的行动指南。这本融合青春叙事与生存攻略的成长手记,既是留学生的避雷手册,更是每个追梦少年拥抱世界的勇气之书。
内容简介:
《教育交流与文明嬗变: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研究生教育拓荒之路》是一部以全球文明互鉴为视野的教育史研究力作。本书穿透历史迷雾,揭示出中国近代研究生教育从移植到重构的深层逻辑——在清末民初至抗战时期的动荡岁月里,逾万名归国留学生以双重文明使者的身份,架起了东西方教育智慧交融的桥梁。他们既将《洪堡教育思想》等西方学术火种引入华夏大地,又创造性转化《礼记·学记》中的传统教育精髓,在科举废墟上重构起现代学术圣殿。
通过详实的留学档案与高校史料,本书还原三大历史现场:严复译介的"格致之学"如何催生京师大学堂的"通儒院"建制;庚款留学生群体怎样将MIT的"实验室文化"植入清华学校研究院;抗战烽火中西南联大的导师们,又如何熔铸德式学术自由与美式专业教育,创造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书中以量化研究揭示惊人数据:1936年全国139名研究生导师中,87%具有海外学术背景;早期学位论文选题中,63%直接受导师留学研究方向影响。这些跨文化学者不仅带来显微镜与文献考证法,更建立起现代学术范式,使中国研究生教育在四十年间完成西方三百年的演进历程。
这部著作既是一部微观技术史,追溯学位论文体例、导师双选制度、学术期刊规范等现代学术基石的生成过程;更是一部宏观文明史,展现教育交流如何成为文明存续的战略选择。当书页翻至钱学森"卡门-钱公式"背后的加州理工基因、冯友兰"新理学"中的哥伦比亚印记时,读者将深刻理解:人类教育文明的每一次跃升,都是不同文化基因重组的精神史诗。
目录:
第一章披沙沥金——日本留学的魅力何在
第二章 薪火相传——广集博采的教育体制
第三章 捷径曲折——如何制订留学计划
第四章 厉兵秣马——签证手续和留学费用
第五章 子入太庙——日本留学所需信息
第六章 适才适用——如何在日本就业
第七章 百舸争流——形形色色的排行榜
第八章 千帆竞渡——五彩缤纷的特色专业
内容简介
《日本留学指南》是一本集实用导航与文化解码于一体的留学宝典。本书以三维视角构建赴日留学的知识图谱:第一维度全景扫描日本700+高等教育机构,深度解析早稻田大学"全球人才培育计划"、京都大学"研究型硕士选拔机制"等特色项目,配备独家整理的院校竞争力雷达图;第二维度创设留学全周期管理系统,从EJU考试备考策略、研究计划书撰写模板,到国民健康保险办理全流程、东京与大阪生活成本动态模型,形成可拆解的标准化操作手册;第三维度收录百位留日前辈的鲜活经验——早稻田学霸揭秘"如何获得文部科学省奖学金",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前辈分享"日本企业就职说明会通关秘籍",筑波大学博士传授"研究室生存法则"。
书中特别设置文化适应加速模块:详解茶道部社交密码、学会发表礼仪禁忌、合租房纠纷解决方案等隐性知识图谱。附录独家收录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申请攻略、日本语能力考试(JLPT)N1冲刺时间表、以及47个都道府县留学生支援政策对比表。这部日本留学百科全书,既是个人规划工具箱,更架设起中日教育对话的桥梁——通过解析"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与"留学日本2025"政策,揭示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与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共振点,为新时代教育交流提供战略级参考坐标。
目录:
一 留学政策的演变
1.清末留学政策
2.北洋政府时期的留学政策
3.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政策
二 留学美国一百年
1.批官派留美生
2.退还庚款与留美教育的发展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美学生
三 留学欧洲概况
1.洋务运动与留欧学生的派遣
2.清末新政与留欧学生的派遣
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4.20年代的留苏热
5.民国时期的其他留欧学生
(剩余目录详见书本内容)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文化一直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因此,逐渐形成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观念。但自19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历史的进程出现了急剧的变化。欧美各国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近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新兴资产阶级还建立了一整套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欧美诸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而留学的历史亦由此而展开。奉书就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留学为主线,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勾勒出了清末民初留学情况的轨迹。
留学申请结果受个人学术背景、语言成绩、院校招生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服务机构不对此作出任何形式的承诺。